作者:砂洲
例阳性感染,8万游客滞留。
这两个数字,哪一个看起来都是那么触目惊心。
它们意味着海南的疫情仍在继续发酵中。
对于此次疫情的发生,很多人首先关心的大概是疫情的源头问题,这个问题现基本已经明晰。
溯源此次疫情,第一名感染者出现的时间是8月1日;
此后在8月4日,感染人数开始大幅度增加;到8月5日,三亚新增例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倒塌之后,一切就开始失控。
那么回过头来,第一位感染者是谁?
据红星新闻报道,他是一位渔港鱼贩,7月30日乘坐动车从崖州抵达儋州市,1天之后又从白马井站乘动车到达崖州站。
经过调查,此后多名病人都与他有过接触关联,始确为崖州中心渔港,这个众多游客喜欢的“网红景点”,正是此次疫情的始发输入地。
而此次发现的新冠病毒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系我国首次检出,所以可判定此轮疫情为境外输入引起。
至于是哪个地方,有待确认。(这两日有一种较为热门的说法是越南)
之后在8月6日,三亚开始实施全域静态管理。
于是,8万多旅客滞留海南成为了事实。
他们发现,机票突然比之前贵了10倍。
有的人抢到了机票,临到登机却又被叫了下来。
据航旅纵横app统计,截至6日中午12点数据,三亚凤凰机场计划进出港航班共架次,其中架次已被取消,取消率达到81%。
想走,根本就走不了。
好在很快,政府为这次疫情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一项跟着一项开始出台。
譬如,疫情下的三亚酒店——5折。
开通24小时旅游涉疫专席热线电话;
静态管理期间,欠费不停供。
三亚市工作专班也火速成立。
为抗击疫情,一项接着一项,马不停蹄。
但就在这一切如火如荼的时候,网络上却突然出现一种怪声。
矛头对准了滞留在三亚的一众旅客们。
他们不是去关心滞留的旅客的生活状况;
不是去看看他们的吃住是否得到保障;
不是去问候他们是否安好。
而是在戏谑、说风凉话,自顾自地认为他们是“有钱人”。
似乎这8万旅客没办法回家,滞留三亚是他们“活该”。
真不知道,发出这样子言论的人,心里想的是什么。
说3个滞留旅客的故事。
第1个是7位游客的故事,这7位游客在疫情发生之后,火速找到了民宿老板,求问是否可以按照新出的政策在房费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因为这样的滞留所需要的经济成本已然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畴;他们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
还在担心7天之后能否及时回去。
结果民宿老板回复他们的是,暂未收到相关(打折)通知。
第2个是来自山东的教师刘梦,迄今,他们已经滞留在三亚接近1周的时间了。
7月28日的时候,刘梦带着10个月大的孩子和家里两个大人一起来到三亚度假,租住的是元一晚的民宿;
后来静态管控开始,她带着10个月大的孩子和家人一起赶赴机场,被告知航班取消。改签的费用高达元。
“就我们三个人,我们是一共三个大人,一个十个月的婴儿,然后那个机票的差价要多块钱,我们就因为心疼这个钱,就往后推到了5号,结果5日的时候因为核酸差了一次,然后又改到7号。"
因为实在太贵,没有办法,他们滞留了下来。
现在孩子的纸尿裤和奶粉都已经用完了,不知如何是好。吃的东西基本都是泡面。
同时遇到的问题也和上面的7位学生一样,民宿没有像酒店一样的打折政策,所以他们只能原价付款。
第3个故事是来自旅客李泽锋,他就是那个刚刚经历了上海隔离,如今又滞留在海南的男孩,本来打算去一趟新疆的,没想到一场疫情,打乱了一切。
而在这之前,他刚刚裸辞了。
“3月裸辞的工作,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有五险一金。在那之前,从高中毕业开始,我发过传单,当过群众演员,做过电话销售,上大学的费用都是自己挣的。
现在我的存款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感觉再过两个月,我就要吃土了。”
最后他只能无奈地发了条朋友圈,说希望不要“穿着短裤来,穿着秋裤离开”。
所以你看,这些人,哪里是网友们口中说的“有钱人”、“大富大贵之辈”?
他们都是跟我们一样,为人父母,在校上学,职场里工作的普通老百姓。
我相信,在滞留的8万旅客里,一定是这样的同胞居多。
一场疫情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和损失?
不断的核酸检测,一顿又一顿的饭盒、泡面,不知道何时能回家的迷茫感,家里人无限的担心和挂念,身旁还有病毒肆虐。
试问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忍心说出这样冷漠刺骨的风凉话?
这样的情况下,海南现在正在做的是什么?
可以说,此刻的严格管理,正是为了避免疫情输出到其他的省份;
正是为了不让病毒殃及到你我这样的各地同胞。
是海南为我们挡在了第一线,为我们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
此次疫情奋斗在第一线的人,每一个都是英雄。
抛开那些酸言酸语和指责言语,我们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