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让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大医院医生服务海南
TUhjnbcbe - 2025/2/12 16:53:00

在海南农村

村民们看病大多选择

往中心城市甚至省城跑

如何解决基层医疗力量薄弱问题

让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海南这个紧密型医联体模式

提供了探索范例

编者按

7月18日出版的《海南日报》A05版的深读栏目聚焦紧密型医联体模式的三亚探索。《海南省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年)》提到,在年内,海南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形成分级诊疗秩序,使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医院与三亚海棠区政府打造的紧密型医联体给了全省启发,提供了探索范例。

紧密型医联体

是种怎样的合作模式?

医院

与基层机构间的“血脉亲情”

化作百姓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三亚这个医联体

如何做成了全省新标杆?

戳开看视频

↓↓

03:08

▲视频:社区里来了大医生

海南医联体“朋友圈”到底有多大?

戳开看视频

《初识医联体》

↓↓

00:53

以下是报道全文

▲在三亚市海棠区的江林村(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唐蜜(左)正在为村民提供诊疗服务。海南日报记者封烁摄

自从江林村(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挂上“医院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医联体”的牌子,江林村村民生了病,医院跑得少了,“这里环境好,药也不贵,医院的一样管用,坐诊的医生还都是专家。”

——这是海南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落到百姓头上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日前省政府专题会提出,要构建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增强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海南省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年)》提到,在年内,海南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形成分级诊疗秩序,使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

“如何用医院与基层机构间的‘血脉亲情’?医院与三亚海棠区政府打造的紧密型医联体,给了很好的启发。”省卫健委体制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老百姓“小病不进城”

在三亚海棠区,曾经有一个怪现象:在不到5公里的范围内,一边是人来人往的医院,一边是门前冷落的林旺卫生院,当地许多村民若生病了,两者都不选,偏爱往30医院跑。问起原因,老百姓往往回答,医院这么“高大上”,收费肯定不便宜。

实际上,该院对海南患者执行的一直是海南的医保标准。但如何打破人们的固有观念,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真正造福当地群众呢?

年10月,在多方支持下,三亚海棠区政府和医院开始探索一种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医院·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紧密型医联体”。以医院为核心,当地政府为主导,构建区域一体化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院前急救体系,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服务室、学校和酒店医务室,解决基层医疗力量薄弱问题,实现分级诊疗救治。

建设于年的江林村(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是“医院·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紧密型医联体”的“处女作”。该服务站由海棠区政府建设,由医院统一标志标识及硬件设备和药品的标准,并带教培训站内的医务人员,同时开设专家工作站,聘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和儿科专家常年来此坐诊。在江林村村民眼中,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像是个“迷你版的医院”。

服务站还为江林村每个家庭都签约了家庭医生,每年给村民提供每人5次的免费中医诊疗服务。加强了日常保健和跟踪服务后,村民们的“小毛病”,大部分解决在了基层。

“现在到社区服务站看病,我们可以直接享受医院的医疗服务,谁还往远处跑呢?”江林村村民陈作元说。百姓的选择,证明了“医院·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紧密型医联体”模式的可行性。而有了林旺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示范效果后,海棠区还计划再建设9家同样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扩大医联体的“朋友圈”。

加密急救网点

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在“医院·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医院医疗力量薄弱,成为分级诊疗顺畅衔接的掣肘。

“医院‘接不住’,所以总是存在病患‘下转难’的问题。”医院医联体办公室主任刘琼说。立足现状,医联体将转诊模式由常规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医院”,调整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医院”。“基层社区初筛后转诊的患者,直接送到医院,由我们确诊治疗后,再下转至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让老百姓看病更放心。”刘琼说。

为了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医院·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紧密型医联体”还瞄准院前领域,规划构建快速响应的急救体系。

刘琼介绍,在内地大城市,从患者打电话求救到被送进医疗机构,平均用时15分钟。相比之下,三亚偏远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急救网点密度都不够,导致急救耗时更长。为缩短急救时间,医联体一方面增加急救网点布设,另一方面,采购急救车并进行信息化改造,还计划建设“空中”,将借助救援直升机实现“三亚10分钟,全岛1小时”的救援响应。刘琼表示,快速立体的急救体系,将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

全面铺开建设

全省24个医院参建18市县医联体

近年来,“医联体”成为医改领域的热词。年,“海南省三亚市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医改新模式,获国务院的通报表扬,并成为全省社会治理领域的制度创新案例。

“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提高了海棠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使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省分级诊疗工作的新标杆。”省卫健委体改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眼全省,如何建设适应各地不同需求的医联体?年1月出台的《海南省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年)》,提出了7种海南医联体的建设形式,包括跨省医联体、省级医联体、省级中医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专科医联体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目前,全省24个医院已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在18个市县(除三沙市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联体模式。如儋州市政医院共建的跨省医联体、医院托管保亭黎医院的省级医联体,以及海医院与海口市龙华区政府共建的城市医疗集团等。

7月18日海南日报A05版版面图↑

来源:海报集团深读融媒工作室

记者:侯赛通讯员:柏林

总策划:曹健韩潮光罗建力齐松梅

执行总监:许世立

主编:孙婧

版面设计:张昕

检校:叶健升邝才热

视频文案:孙婧许世立

视频拍摄:封烁

视频剪辑:李玮竞杨薇

视频配音:袁琛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袁锋

责任编辑:张运桐

事业编!海口面向全国招聘名教师,设应届生岗位名

关心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这两条“国字号”消息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大医院医生服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