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路车辆整齐停放。市民在东风路划线规定位置停放车辆。
据《今日儋州》消息一条条崭新修复绿意盎然的主干道、一个个新施划的便民停车位……时下对初来儋州的客人来说城市街道就是这种良好印象。是的,“一创两建”正在悄然改变这座城的点滴,细枝末节让群众感受到“一创两建”这项民生工程正在影响着生活在这座城里的每一个人,让这座城变得越来越美丽畅通。
今年随着“一创两建”进入关键之年,补齐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路面及人行道和下水道的改造让“三线”入地,让这座城雨季积水现象越来越少,还有随处可见的崭新便民停车位,群众出行越走越宽越平坦便捷。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修复城区路面6.14万平方米,人行道1.66万平方米;投入余万元施划便民停车位逾8.31万个。
修缮便民道
人行道变宽变平坦了
“破损、松动、坑洼,走在人行道上摇摇晃晃,一个不留神会摔倒,实在令人担忧。此外,不少市民还将人行道占为己用停放车辆、柴火,还有堆放砂石。”谈起家门前曾经破损严重的人行道,家住人民东路的张女士说,那时由于人行道破损严重,加之人行道被占用严重导致不少途经的市民只能无奈地走在公路上,出行安全令人堪忧。
“一创两建”启动以后,我市时刻把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放在首位。在经过仔细梳理和摸底,并计划拨付资金万余元对人行道进行改造。“随着人行道得到修缮,人行道上的杂物得到及时清理,占用人行道的现象越来越少,路边参天的景观树郁郁葱葱,人行道成了便民道、景观道。”张女士说,如今人行道越来越宽敞,不仅让这座城市变得整洁还确保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此外,今年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市还制定《年创建卫生城市主要建设项目分期实施方案》,多次联合有关业主单位到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问题点位上召开现场协调会,合力解决我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弱项。先后启动东二路、东三路、东华路、兴华路、人民东路南一街、北部湾街、科技南路和宏达路东十二巷等8条规划路的规划建设工作。对中兴大街、兰洋北路、人民东路、人民西路、文化中路、国盛路、儋耳中路、农垦北路等8条市政道路实行路面和人行道修建工程。对龙腾西、军屯街、新兴街、清平路、潭乐路等65条背街小巷开展规划建设;加大城市修补力度,共组织修复城区路面6.14万平方米、人行道1.66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路面破损、黄土裸露等问题,分类实施,逐步补齐基础设施弱项。
施划街道停车位城市越来越便民
今年6月以来,为切实维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提升那大城区文明卫生形象,全力打赢“创卫”攻坚战,根据“一创两建”指挥部要求和市公安局工作部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路长制”工作机制,开展城市道路交通乱象专项整治,重点对街道社区乱停乱放、非机动车逆行、不按规定车道通行、超员、非法改装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查。同时,拨专项经费万余元,由市交警队在那大城区施划停车位和标志线解决我市群众“停车难”现象。
“如今,车辆停放有序,路面不再拥堵,为了方便大伙儿的出行,越来越多人愿意自觉的将车辆停靠在新施划的停车位里。”美食街黎女士说,从前由于路边乱停乱放现象较多,每逢下班时间那恁市场就会变得异常拥堵。今年6月份,在路边科学施划起了停车位后,极大缓解了那恁市场门前拥堵的现象。
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截止目前,为解决我市车辆乱停乱行问题,开展了城市道路交通整治规划编制及整治,完成振兴南路、先锋路、文明街等34个路段的交通标志标线施划工作,完成率95%。共施划完成电动车停车位个,小车停车位个,总量约2.53万平方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机动车、非机动车保有量的停车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眼下我市正在开展“三线”整治,按行业标准对建成区的线路乱象进行“外科手术”。目前,已完成文化中路一至五街、文化南路、东方南街、先锋路五至七街、红旗村委会周边、福隆街、龙腾西路及周边、建设路(西侧街道)、解放北路、儋华路、胜利路及市场街、福通西街、龙腾东三街、中兴大街(东坡路口至儋耳路口、文化北路至中兴公园)等路段的三线整治,整治长度4万米,清理废旧线缆15万米。(记者王家隆/文黎有科罗鑫/图)